1. 院内监测标准
离院指征:术后卧床≥2小时 + 生命体征平稳 + 无活动性出血
高危预警信号:
?? 腹痛VAS评分≥4分且持续加重
?? 24小时出血量>月经量
2. 分阶段活动方案
时间窗活动强度禁忌行为
术后0-24小时床边轻量行走(<5min/h)弯腰/久坐/爬楼梯
术后25-72小时日常活动(≤30min/次)提重物(>3kg)
术后第4天起有氧运动(心率<100)腹部核心训练
1. 蛋白质精准补充
摄入标准:1.5-2g/kg体重(60kg女性需90-120g/日)
优选来源:乳清蛋白(吸收率98%)、深海鱼(富含ω-3)
2. 抗氧化剂组合
临床验证配方:
? 维生素C 1000mg + 维生素E 400IU(降低氧化应激损伤)
? 辅酶Q10 200mg(提升线粒体功能)
3. 体液管理要点
饮水量:2500-3000ml/日(电解质水占比≥50%)
利尿食物:冬瓜汤/红小豆水(预防腹水)
1. 中高风险识别(符合2项即预警)
获卵数>15枚
取卵前E2>5000pg/ml
BMI>28kg/m2
2. 预防性干预措施
药物方案:
? 多巴胺激动剂(溴隐亭 2.5mg/日)
? 白蛋白输注(取卵后即刻10g静滴)
行为干预:
? 高渗盐水灌肠(缓解腹胀)
? 腹围日监测(增加>3cm需急诊)
1. 恢复进程监测
时间点必查项目正常指标
术后7天盆腔B超 + CA125卵巢径线<6cm,无黄体囊肿
首次月经来潮性激素六项(D2-3)FSH<10mIU/ml
月经周期第10天窦卵泡计数(AFC)双侧AFC≥5个
2. 再次促排安全窗口
常规情况:取卵后第3次月经来潮(卵巢完全恢复)
紧急周期:微刺激方案需间隔≥45天(仅限肿瘤患者)
误区1 ? “长期卧床促进恢复”
→ 循证结论:卧床>48小时反增加血栓风险(RR=3.5)
误区2 ? “大量喝豆浆补雌激素”
→ 数据警示:植物雌激素过量抑制FSH分泌(JAMA 2025)
误区3 ? “热敷腹部缓解疼痛”
→ 风险提示:可能加重卵巢充血(禁用任何热疗设备)
微信扫一扫
咨询客服微信客服二维码
关注微信公众号